新疆兵团:粮棉“科创”结硕果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5日电 (史玉江 王晓燕)近日,新疆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宏芝蹲在田埂边,指尖划过“核春3号”的麦穗,抬头对身边的技术员说:“这品种株型紧凑,抗病性强,按现在的长势,亩产上800公斤有戏。”

  这片麦田,正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创新中心的核心区。

专家查看“核春1号”高产小麦品种长势。王晓燕 摄

  如今,以该中心为先锋,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下称“中棉所”)在红星二场建成的优质抗逆经济作物科创中心,让“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今年百亩试验田种了633个品种,仅小麦就有112个,千亩示范区试种了7个品种。”红山农场四连负责人姜顺旺介绍,第十三师新星市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创新中心联合第十三师农科所、青岛农业大学等单位,聚焦黑小麦、硬粒小麦等特色粮食育种与高产技术。

  红山农场提供的140亩试验田成“品种擂台”。目前,第十三师新星市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创新中心已对接相关种业公司开展春小麦万亩良种繁育,抗逆高产品种累计推广10万亩。

  位于红星二场的优质抗逆经济作物科创中心,依托中棉所优势,聚焦棉花抗盐碱、耐旱品种选育,已培育3个抗逆棉花新品系。

  “盐碱地试种亩产突破350公斤。”中棉所研究员叶武威表示,这为干旱盐碱地区种棉辟新径。

  “两中心虽分别侧重粮食、棉花,但目标一致:让技术落地,让职工受益。”第十三师农科所副所长管利军说。

  “培育一个品种需10年以上,推广好同样要下功夫。”张宏芝说,其团队带来的“核春1号”“核春3号”等品种目标亩产800公斤以上,还需摸索水肥一体化、化学调控防倒伏等本地适配技术。

  张宏芝团队与第十三师农科所技术员常开“田间研讨会”。管利军说,下一步要将数据转化为职工们易懂的种植方案。

  “以前推广新品种,大家总说‘先看看’,现在见了试验田收成,都主动来要种子。这就是技术落地的最好证明。”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徐红军表示。(完)

【编辑:李岩】
直接打开
<kbd date-time="iUb9pv"></kbd><del id="0teUfD"></del>
分享成功
热门导读
<b lang="IPC0Rq"></b>
  • 今夜的痴缠约会rawversion
  • NightsofPassionBehindtheCurtain完整版
  • 我的深夜启示完整版本
查看更多

《他的夜宴日记uncut》

发布时间:2025-08-05 13:31:56 我们房事约会uncut 来自湖南

秘密的深夜私语未审核版  “从投资者角度,内幕交易破坏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属性,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甚至也在侵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从制度上看,打破了金融活动正常的秩序,给行业和社会带来危害;当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也可能损害其形象和利益。”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中新经纬如是说。  无症状感染者16为中国籍,在加拿大探亲,自加拿大出发,于2022年10月2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底前,对行政许可事项制定实施规范,明确许可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等内容,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强化监督问责,坚决防止清单之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展开
打开APP,阅读全文
支持楼主

95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4795748
举报
热点推荐
  • 那一夜的乱爱场景完整版影片

    2025-08-05 13:31:56

  • 梦中的夜色故事未阉割

    2025-08-05 13:31:56

  • 那一夜的夜莺故事未阉割

    2025-08-05 13:31:56

  • 那一夜的午后场景rawversion

    2025-08-05 13:31:56

  • 最后的秘密回忆rawversion

    2025-08-05 13:31:56

  • 床上的花房经历未处理版

    2025-08-05 13:31:56

安装应用

年轻、好看、聪明的人都在这里